施甸縣姚關鎮善洲小鎮發展總體規劃
規模:規劃面積約3.74 km2項目位置與范圍:云南省保山市施甸縣姚關鎮,楊善洲故里,善洲小鎮其四至范圍為:東至大烏邑村,南至清平洞景區,西至山邑巖子腳村,北至蓋打村,規劃面積約3.74 km2。
背景:隨著十九大的勝利召開,“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”響遍全中國,而以楊善洲紅色精神為核心和特色的善洲小鎮,對社會各界有著深遠的教育使命和意義,中央組織部也號召向楊善洲同志學習,使善洲小鎮迎來最大的發展契機。
項目構思:規劃在深入挖掘分析楊善洲精神的基礎上,高度提煉了楊善洲精神“忠勇勤廉”的核心內涵。規劃充分結合了基地清平洞(楊善洲啟蒙地,1/3骨灰埋葬地)、火星山、野鴨湖濕地公園和姚關古鎮四個最主要的資源,與楊善洲四大精神充分融合,打造了“忠勇勤廉”四大功能片區,每個片區均以楊善洲故事出發,充分挖掘其生平事跡,體現其平凡中的偉大精神,在體現文化的同時,結合小鎮使命和市場客群發展相應的教育和休閑項目和業態,區別于善洲林場的嚴肅黨性教育,打造嚴肅與活潑結合的寓教于樂的社會教育特色。
特色小鎮需要核心產業發展,為將紅色精神產業化,充分實現其教育使命和意義,規劃引入了研學產業,重點針對黨員和青少年進行產業和業態策劃。規劃將特色資源與市場客群結合,將文化精神與業態策劃對接,實現了從文化向產業的轉變,從資源向資本的轉變,提出了“楊善故里,研學小鎮”的形象和口號,打造以善洲精神為核心以研學產業為主導的善洲小鎮。
規劃以善洲小鎮為中心,整合周邊,輻射鎮域,促進全域旅游發展,特別是與東面5公里處的擺榔金布朗風情小鎮的全面對接,統一打造和經營。
發展目標:
打造國內唯一一個以弘揚、宣傳、展示楊善洲精神紅色文化為主題的研學旅游基地
建設全省一流的青少年開放式戶外教育基地
遠期創建國家級AAAA級旅游景區
發展定位:
以展示、弘揚楊善洲精神為核心,以“研學修學+戶外體驗式旅游”為特色,將善洲精神與生態農業、美麗鄉村、戶外體驗、創意休閑等融合發展,打造集研學體驗、科普教育、文化休閑、戶外運動、生態健康、鄉村旅游為一體的善洲精神紅色文化研學基地。
空間結構:
結合資源布局特征,提出了“景城分兩片,一環串四區”的空間結構。
景城分兩片:以姚關鎮區為中心的南“城”功能區+以野鴨湖濕地為中心的北“景”功能區 ,通過S232連接。
一環串四區:
以旅游大環線為主紐帶,連接善洲精神教育片區、山林戶外運動片區、田園濕地科普片區、古鎮文化體驗片區四大主要旅游休閑區域。
四區:
1、善洲精神教育片區(忠)——清平洞區域——學習感悟
項目:善洲愛國實踐基地(小鎮客廳)
2、山林戶外運動片區(勇)——火星山區域——戶外教育
項目:善洲生活體驗區、青少年戶外研學營地
3、田園濕地科普片區(勤)——野鴨湖濕地區域——科普研學
項目:善洲滇西糧倉黨建基地、青少年濕地研學基地(游客服務中心)、朱市沖民俗社區
4、古鎮文化體驗片區(廉)——古鎮片區——實踐教育
項目:姚關非遺活化園、姚關古鎮休閑區
項目特色:
1、楊善洲四大精神內涵與基地四大資源特色的融合發展。
2、與市場結合,與旅游趨勢結合,域使命和教育意義結合,引入研學產業,將紅色文化產業化,促進全域旅游發展。
3、項目和業態緊緊圍繞楊善洲精神進行挖掘和策劃。